如何把一座城市变成一个学校?作为走在前列的教育创变者,群岛大学在纪录片中提出的这个问题,激起了了DKU师生浓厚的兴趣。1月29日,DKU的教育爱好者们聚到一起,共同观看群岛大学的影片,并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与分享。
精彩回顾
签到入场
观看影片
分组讨论
小组展示
下午四点一刻,影片正式开始。片中,来自全国二十多位教育创变者聚在一起,在日本东京进行了一场新颖的社会化学习探索。他们分成了三个组,在五天的时间内,从名为“东京”的学校中自发地探索“匠心”、“美”、和“日本动漫”三个主题,深度体会与实践教育3.0。
由影片出发,我们对观影者们提出了五个与DKU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分享:
- 如何把DKU变成社会化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 如何在既定的Signature Work和Field Trip中进行最大化的社会化学习?
- 在几乎每个学术活动都会涉及到的小组合作,如何化张力为动力,建立更有效的团队合作?
- 反思自己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习历程,教育3.0在其中有哪些潜力和限制?
- 如何在DKU现有的模式下,共学、共教、共创DKU?
群岛大学坚信,每一次观影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一次持续的对话,一段新关系的建立,一次共同伙伴产生的机会。影片结束后,DKU的观影者们没有休息,立即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中去,和同组的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现场一共分成了10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讨论一个主题,并在30分钟后进行展示。
在讨论过程中,所有“老师”和“学生”的标签都被抹去,在共学之中,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了教授者和学习者的双重身份。
观影者反馈 Participant Feedback
第一次听说群岛大学和《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大概是在两年前,也因此对社会化学习这一概念充满好奇。影片虽未对这一概念做一明确定义,但以小组探索东京的形式将社会化学习的内核层层揭示。
影片对我的启发是多维度的,有对学校教授们共同设计跨学科课程的启迪,有对走出教室参与社区类的教学活动的“复盘”,也有对于课堂内小组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迭代”。观影后的讨论让我看到了学生们对这一话题的热情和见解,对未来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来自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的观影者
此次观影研讨会活动让我第一次在DKU校园中和这么多人一起探讨和理解教育创新话题,这无疑将成为我大学经历中宝贵的回忆。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教育创新者们在探索东京这个城市的学习中丰盛的经历和情绪体验,小组讨论中我从同伴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们对于K12教育的反思。庆幸认识了同组的小雪老师,她曾经在一所K12学校工作,和她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教育创新路上的困难和阻力,为我带来了不少“关于理想的创新教育理念如何落地”的思考。不论活动上的观影、讨论,还是活动后与身边人的连结,都让我收获满满,这本身就像是对教育3.0的尝试,不是么?
——来自2022届的观影者
因为家中有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所以我是带着探索新的教育模式的问题来观影的。
首先对影片里提到的社会化学习的理念比较认同,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因为现在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基本还是教育1.0模式,老师负责输出,学生负责接收。所以家长更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2.0甚至3.0的一些模式,带给孩子一些不一样的教育体验。
第二点,影片以纪录片的方式很好地展现了个体和群体自我探索未知的全过程。这里不仅有个人思维和火花地迸发,也有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张力的博弈,最后如何达成一个目标和取得可视化的成果。
第三是观影后的讨论和展示环节,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影片里提到的不同背景的人一起随机组合讨论问题,学习探索的模式。因为第一次以学习者的身份和同学一起讨论,让我也可以畅所欲言,倾听他人,感觉沉浸其中,直击心灵。另外在讨论和展示环节听到了DKU同学各种脑洞大开,犀利新颖的观点和论述,让我看到了同学们的实力和DKU的未来。谢谢组办方的精心组织和策划。
——来自Student Affairs的观影者
我非常欣赏张力这个说法,他把队员间的磨合和碰撞用更加中性化的方式体现了出来。这个说法让团队成员间也更乐于展现自己的不同意见,让组内合作可以更顺利的进行。
我们在进行小组活动前需要制定决策机制,让张力可以适时得到回应和解决。同时,在面对我们也要对不可提前预知的机遇保持好奇和开放的心态,允许和尊重张力的产生和存在,把张力化作动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总而言之,每个小组合作时都要保持一个“半杯心态”,半杯水作为公认的预先定制运作机制,保持团队的合作和组员间的信任。同时留下面对机遇的不确定空间,根据组员间的张力随时调整“水”的高度,在组员间达到一个平衡点。
——来自2023届的观影者
“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乍一听有点摸不着头脑的纪录片主题,在一小时四十分钟的放映时间里把社会化学习充满和暴露给屏幕前姑且能算是走在教育2.0前端的我们。教育3.0,裹挟着与环境的连结,探索,与周围人的交流,碰撞,带着笼统的topic,去一步一步settle down,去感知、去构建、去解决,在简单的vlog式的纪录片里,组员们的张力,真实地被展现,也确切地被化解,互相剖析理解的力量,被坚定地传达。
接下来就“把DKU变成…”的小组讨论中,我脑海里第一下就闪过的场景是“变成alcohol-free bar!”因为在那样的社会场景里,身份、年龄、阅历的隔阂被打破,交流的媒介变成了手中简简单单的“酒杯”,可以相对容易卸防吐露,考量窥探。
接下来,我们纷纷涌现出树洞、邮箱、给教授的“零零后101”课程等idea,让学习者和讲授者的身份互换更加顺滑,从而达到教育3.0的flexibility。
——来自2023届的观影者
本次观影会由DKU创新创业主办,特别感谢 Lingli Tang, Mozhu Zhang, Siyue He, Jiaxun Cao, Xiaoyin Kang, Shang Li, Yuhe Mu 七位同学全程参与活动策划和举办,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的专业建议,以及所有观影者的热情参与和支持!祝大家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