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易逝,日月不居。过去的一年中,面对一系列已知或未知的不确定,昆山杜克大学创新创业部门(DKU InE)仍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社会创新和校园结合的更好模式,也一如既往,让DKU学生们脑中的天马行空变成切切实实的每一个脚印。
2022年,DKU InE 接连举办一系列开放活动,发掘DKU学生更多的潜在创新力。企业家演讲系列(ESS)和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项目(Dii)接续进行,持续为DKU学生带来创新之思、创业之机,让同学们能够在充分的支持下恣意挥洒创意和才华。此外,DKU InE发力校企合作,拉近学生与现实世界挑战的距离。校企合作创新实验室(U-Corp)项目结合企业需求,推出了涵盖更多行业、更多领域的项目供学生申请。让学生们真实成为合作企业的“一员”,站在调研员、决策者、执行者的角度思考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

此外,InE还同创新企业开展了多次工作坊合作,为同学们“装备”上最有用的创业技能。通过过去一年丰富多彩的活动,DKU InE希望鼓励DKUer们能放眼世界、关注宏大的社会问题、了解行业的前沿挑战,也能俯身探查身边的一枝一节、培养独立认识世界所需的重要能力,进而使创新创业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拔新领异、力学笃行,在未来,DKU InE也会持续为同学们带来更多更丰富的活动和项目,启发创新,助力成长。
向前不辍
过去的一年中,丰富多彩的讲座和活动似不辍之涌浪,推动着同学们不断向前、汲取新知、开拓眼界。在ESS系列讲座中,或是成功的年轻创业者,或是行业的前沿领导者,都在线上或线下的活动中,大方分享自己的过往经历和行业洞见,耐心满足同学们无限的求知欲,更提供立等可取的职业发展建议。不论是给年轻创业者的创业道路建议,还是利用全球教育资源的途径,抑或是自己与时代的因缘际会的分享,以及市场营销的“成功密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不仅“听的好”,InE今年也引入了不同的工作坊活动,让同学们寓学于做。年初的Zmack即兴表演工作坊、此后的用户体验设计坊、设计思维与创意表达工作坊……动辄数小时甚至全天的工作坊为创新者带来的是实打实的技能提升和在大学课程内容之外的难忘体验。我们确信,过往的春夏秋冬之中,获取新知的欢欣雀跃和受到启发的灵光乍现从未缺席。值得一提的是,新的一年,InE创新实验室也添置了崭新的3D打印设备,并举办了面向全校同学的3D打印实验室开放活动,让他们有机会自己设计、制作、打磨个性化的3D打印作品。不知道在未来,还会有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将要成型?




IB 2049 创新实验室
向实不紊
每年Dii申请季,昆山杜克大学创新孵化器(Dii)都能收到数十份来自不同年级学生初创团队的项目申请。不论是提供丰富的资金支持,详尽的创业建议,还是后续资源对接,Dii当仁不让是昆杜今年春季最给力的一个。与此同时,“大创”项目也如约而至,和Dii一同支持同学们的创想,从解决身边的切实问题,到希望用实地调查洞见尚未被发现的全新蓝海。昆杜的学生们向着现实世界,有条不紊地实践着自己的构想。这里面既有老面孔,也有新来者。致力于将增强现实技术(AR)与青少年教育相结合的TS-GO项目今年有了自己的运营场所,正在朝项目落地而努力;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去年首次代表DKU参赛便勇夺银奖,今年在Dii的支持下有两支队伍再创佳绩,荣获全球银奖;年轻的熄灯SitDown设计工作室已经为DKU学生事务处设计了第一批专属于DKU的文创产品,他们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让一个个文创想法落地……困于篇幅,我们无法在这里描述每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但是我们知道,他们都在肥沃的土地上慢慢生长。
今年焕然一新的U-Corp项目表面看来则并没有那么强的传承性。春季和秋季的U-Corp项目,每一个或抽象或遥远的主题都在“玩真的”。他们清楚地将真实的挑战毫不保留地留给参与项目的同学们,并不讳言其中的困难。用元宇宙和NFT解开“品牌形象构造与IP构建”,抑或是翻遍芜杂的新闻捋出“中国量子计算的发展历程”的始末。在每一次汇报会上,同学们对现实的体察和感悟总让人眼前一亮。也许一开始多少有些稚拙,但项目中同学们向现实探索的脚步,有条不紊。




向善不倦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属于2022的InE故事即将告一段落。回顾过往的三百多个日出日落,InE始终孜孜不倦地为每一个发生在校园的灵光一现而服务。
展望未来,2023年有太多让人期待的改变。崭新的校园即将启用,又一批怀抱期望的年轻人即将到来,国际生同学们终于能与他们的同伴面对面,共同迎接疫情之后未知的机遇和挑战。也许我们无法预见未来的每一个”Eureka”瞬间,但我们知道我们仍然会向实、向善、向前。
DKU InE 也将一如既往,在每一个臻善臻美的朝夕,都希望在你身边、与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