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互联网+”大赛是什么?
A:“互联网+”大赛全称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政府与各高校共同主办的一项技能大赛,是受教育部认可、覆盖全国所有高校、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赛事。
Q:为什么要参加“互联网+”大赛?
A:● 权威赛事。教育部认可,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名单第一位,国务院首次出台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文件,其中明确指出要办好“互联网+”大赛。
● 奖励丰厚。很多高校会给予参赛获奖的同学奖励,最直接表现在资金与学分,用学分举例,在评奖学金时能用上,如果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对专升本、保研、考研复试等也有一定帮助。
● 锻炼能力。通过材料搜集、团队协作、项目打磨等过程,很大程度能锻炼在校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际工作中很需要的能力,并且大赛经历可以写在简历上,学校课程很难给予。
● 开阔视野。通过比赛,能了解一个产品/项目的生命周期,学习优秀产品/项目的模型与运营等,只要用心参与了,在思维、视野上相比同龄人会有很大的提升。
Q:“互联网+”大赛赛制是?
A:大赛分多个赛道与组别,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校级初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省(区、市)负责组织,全国总决赛由各省(区、市)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
组委会会综合考虑各地报名团队数、参赛院校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总决赛名额。
Q:赛程安排是?
A:●全省复赛(8月上旬)。学校将根据校级决赛成绩和省赛名额推荐参加全省复赛。全省复赛计划分两轮进行,第一轮为网络评审环节,包括项目计划书和项目展示PPT,第二轮为线上路演,包括项目路演展示、评委提问,根据第二轮评审成绩分别评出各赛道各组别一、二、三等奖。各地将在 8 月 31 日前完成省级复赛,并完成入围总决赛的项目遴选工作(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供总决赛参考)。国际参赛项目的遴选推荐工作另行安排。
●国赛选拔赛(9月—10月)。全省复赛结束后,将组织各赛道优秀项目竞争国赛参赛资格。选拔赛按赛道分组别比赛,同期举行。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各学院要根据省教育厅关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要求,聚焦“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制定2023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并组织大学生项目团队以“科技小分队、健康小分队、教育小分队、法治小分队、政策宣讲小分队”等深入基层,积极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Q:“互联网+”大赛比赛形式是?
A:每级比赛皆由网评与路演组成。
● 网评:项目将参赛材料提交至指定平台,评委通过材料结合评审规则对项目进行打分,线上形式。
● 路演:路演人利用项目PPT对项目进行讲解,评委会就项目进行提问,一般为5分钟路演+5分钟答辩,评委再对项目进行打分,线上、线上形式均有。(国赛金奖争夺赛中一般没有答辩环节)
Q:参赛需要哪些材料?
A:参赛材料包括商业计划书、网评PPT、路演PPT、项目VCR四类,项目VCR不做强制要求。
● 商业计划书,也叫项目计划书,它是对整个项目详细全面地介绍;
● 项目PPT,商业计划书的精简版展示,重点更明确。
●路演PPT,相对网评PPT会适当删减内容、排版更精简凝练,与路演人的演讲配合是每场创赛的重头戏;
● 项目VCR:项目介绍视频,相比文字,视频更具有冲击性更好理解,逐个击破项目硬核专业理论。
▶ 网评参赛材料:商业计划书、网评PPT、项目VCR(网评PPT最重要)
▶ 路演参赛材料:商业计划书、路演PPT、项目VCR(路演PPT最重要)
Q:计划书有格式/模板要求吗?
A:没有,参赛者可根据自身项目情况、评审要求等准备项目计划书。
Q:哪些人可以参加比赛?
A:在校或毕业5年内的中职中专、高职高专、职业教育本科、普通本科、博硕士研究生均可参加大赛。
但各赛道及赛道内各组别对参赛对象的学籍学历有不同要求,报名时按照不同赛道、不同组别的学籍学历要求进行报名参赛。
Q:有多个学籍学历,必须要以最高学籍学历所在院校身份报名参赛吗?
A:拥有多个学籍学历,可使用任一学籍学历所在院校身份报名参赛。如专升本的学生可代表原就读专科学校参加比赛、毕业的研究生可代表本科学校参加比赛,但均需符合所报赛道及组别的参赛要求。
Q:创赛萌新怎么接触到项目/大赛?
A:通过自发组队创业、寻找学长/学姐帮助、老师推荐、创业基础课、学校创业园区比赛、网上搜索等组建项目,了解比赛。
Q:如何报名“互联网+”大赛?
A:所有参加本次大赛的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
官方平台报名方式如下:搜索“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直接输入网址http://cy.ncss.cn。
(1)点击左下角“报名参赛”;
(2)登陆注册账号;
(3)完善个人信息,提交申请;
(4)申报项目;
(5)新建项目;
(6)报名参赛。
不同组别的参学生需根据报名系统的提示提交相应的报名材料。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3年5月29日,截止时间由二级学院根据院赛安排自行决定,最晚不得晚于2023年8月15日。
Q:验证个人信息时显示“您的信息未通过学籍验证”,该怎么办?如何修改?
A:学生填写的个人信息应与学信网上的学籍信息保持一致(尤其是学历层次、所在院校、入学时间、毕业时间),才可验证通过(可填写非最高学籍信息)。若提示未通过验证,学生可登录学信网(https://www.chsi.com.cn/)查看个人学籍信息后,登录大赛报名官网,在个人中心的设置板块中修改学籍信息,提交后重新认证。
Q:大赛有哪些赛道、组别?
A:分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国际赛道、萌芽赛道。
● 高教主赛道: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所处创业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 职教赛道:创意组、创业组
Q:普通本科生/博硕士研究生(在校或毕业5年内),可以报名哪个赛道?
A:在校或毕业5年内的普通本科生/博硕士研究生可报名参加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高教主赛道是一般的互联网+形式,大多数项目和创意属于主赛道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兴农、城乡发展、脱贫攻坚等为主,参赛团队要把高校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和乡村振兴四新(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Q:什么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A: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是指创业团队所使用核心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是学校的项目。
Q:什么是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A: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是指基于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国家部委层面所设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Q:什么是师生共创项目?
A:师生共创项目是指教师和学生合股创办企业的项目,或师生共同研发某项技术并计划基于此成果创业的项目,或其它师生共同发起、运作的项目。
Q:“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是什么关系?
A:活动是活动,赛道是赛道,是两回事情。不论是否参赛、不论何种学历层次,只要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上创建了项目,均可报名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但是要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则必须要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Q:参赛团队人数有限制吗?
A: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含项目创始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原则上不多于15人,项目可根据自身情况添加团队成员。参加全国总决赛现场赛的参赛成员应为3-5人(含项目创始人)。
Q:如何创建项目?团队成员也需要创建项目吗?
A:请查看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资料下载板块的《学生操作手册》了解创建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仅团队负责人进行创建项目即可,团队成员无需创建项目。
Q:团队负责人如何添加团队成员?添加的团队成员按照什么规则排序?
A:请查看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资料下载板块的《学生操作手册》,了解添加团队成员的具体步骤及添加的团队成员排序规则。
Q:项目团队内部如何分工?
A:团队一般都是精英荟萃,根据项目类型招贤纳士。一般由项目负责人、路演人、其他成员及指导老师构成。团队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的核心领导者,挑着最艰巨的担子,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学习能力强,掌握全局,而且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迎接挑战。成员们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安排负责各自工作。大概有制作商业计划书、PPT、VCR等分工。
Q:可以跨院、跨校组队参赛吗?
A:可以,参赛是以项目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项目归属参赛团队负责人所在院校。
Q:参赛项目只能限于“互联网+”项目吗?
A:不是,项目不局限于“互联网+”项目,组委会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
Q:一个项目能参加多个赛道吗?
A:不能,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
Q:往届获奖项目能再次参赛吗?
A:如果项目已获得往届各赛道省级一等奖,不得再次报名参赛,如未获得,可重复报名参赛。
Q:一个人可以参加多个项目吗?
A:可以,同一个人可以作为多个项目的团队成员,但只能在一个报名团队中担任负责人角色,一个负责人最多可创建3个项目。
Q:一个公司可以报多个项目参赛吗?
A:一个公司只能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项目参赛,不可将一个公司的业务拆分为几个项目报名参赛。
Q:指导老师有限制吗?
A:大赛不要求团队一定有指导老师,院校老师不可作为项目的团队成员参赛,只能作为指导教师参与大赛,指导教师人数没有限制。可以两个指导老师,一个校内/校外老师,一个企业导师。建议项目团队在与老师沟通后自行决定是否添加指导教师。添加的指导老师可通过编辑进行排序。师生共创组项目中的老师请添加到项目的指导教师处。
Q:因为某些原因不小心填错项目的参赛赛道、参赛组别、参赛类别,是否能重新报名?
A:可以。在报名系统关闭前,在个人中心,将原有参赛项目“取消参赛”后重新报名参赛。请注意,已报名参赛项目可能已经通过校级、省级审核,所以请在“取消报名”前,联系所在院校及省市,以免影响项目参赛。
Q:创建项目成功之后想修改项目名称怎么办?
A:项目一旦创建完成无法修改项目名称,如果需更改项目名称,要删除项目重新创建。(如果项目已通过审核进入校赛或者省赛,删除后项目会回到待审核状态。请谨慎操作,删除项目前须及时和学校或者省里联系,以便在删除项目后,重新申报的项目可以再次进行审核,以免影响项目参赛)。
Q:想修改项目计划书和其它与项目有关的信息怎么办?
A:如需修改,请直接点击个人中心,项目右上角的“编辑”按钮,进行重新上传计划书(项目计划书名称为系统默认,重新上传后项目名称不会变化,可通过下载计划书查看并确认是否修改成功),以及其他信息,并点击“保存”按钮。如对操作有疑问,可以在官网上下载学生操作手册。
Q:如何获取校赛、省赛的比赛进度?
A:校赛和省赛都是由各院校和各省市自行安排比赛时间,把握比赛的进度。建议团队在报名成功后及时与院校或省市负责人取得联系,获取校赛及省赛的准确时间,以免影响参赛。
Q:项目的晋级情况是怎么回事?
A:项目报名参赛成功后,学校与省市将根据项目的晋级情况给项目设置对应的状态。如对项目晋级情况存在疑问,可联系所在院校或省市。
Q:为什么在报名不成功的时候,总是提示我某几项信息不对,我已经检查了好几遍了,实在找不出问题在哪里?
A:报名系统会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将你不符合要求的项提示出来。报名前请务必查看各赛道、各组别的具体要求。一般可能出问题的项有:学籍学历验证没通过、公司注册年限、融资轮数、毕业时间、是否注册公司等项。如上述均不存在问题,请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
Q:项目一直处于“学校待审核”的状态,是怎么回事?
A:你的项目已报名成功,进入学校的审核,如有疑问,请联系学校跟进审核情况,避免影响参赛。
Q:国外学生是否可以作为团队成员参赛?
A:国外学生可以作为团队成员参赛。